山东省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创建于1963年的原山东省畜布氏杆菌病防治研究所,曾隶属于山东省农业厅、农业院,2005年更名为山东省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2006年加挂“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滨州分院”的牌子。最新一轮机构改革,划归市农业农村局管理。
目前全院现有在职职工64人。其中高级职称38人,博士、硕士学位49人,国家万人计划专家1人、泰山学者特聘专家2人、泰山领军人才1人、渤海英才-杰出贡献专家等系列人才10余人。建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中英禽病国际合作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省级科研创新平台,承担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1个岗位专家、5个综合实验站团队建设任务,拥有预防兽医学于兽医生物技术创新团队等三个创新团队被评为市级优秀创新团队。
主要研究领域涵盖了山东乃至全国畜牧兽医发展主要领域,在预防兽医学、生物工程、动物保健品与营养、动物繁殖育种等领域形成自身优势。尤其是对绿色畜禽蜂胶疫苗的研究,打破传统疫苗制造常规,独创发明了纳米蜂胶疫苗制造工艺技术平台,居世界领先水平。55年来,先后承担各类科研课题350多项,其中,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150余项,共获得国家、省、市科技成果奖180多项,制定国家、省标准50多项,获中国发明专利10余项,在国际国内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500多篇,其中有300余篇被SCI、EI、ISTP、Agris等国外权威刊物收录。主编参编学术专著20余部,居世界领先水平的禽霍乱蜂胶灭活疫苗荣获国家发明三等奖,并先后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证书、国家级新产品证书、国家级新兽药证书和产品批准文号,畜禽用蜂胶疫苗系列产品被科技部列为国家级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产品已推广到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年创社会经济效益20多亿元以上。联合研制的猪瘟耐热冻干保护剂活疫苗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产品已推广到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年创社会经济效益100多亿元以上。选育的渤海黑牛成为全国八大名牛之一,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选育的洼地绵羊以其多胎多羔及放牧舍饲均可的独特特性成为国家审定品种和国家地理标志品种,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三项。
先后与吉林大学、中国农大、南京农大、华中农大、西北农林、山东农大、青岛农大等联合培养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生,已培养毕业博士后、博士、硕士生约100人次;培训全国各地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30000余名,培训全国各地养殖能人与专业户数十万人。与英国、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德国、日本、韩国、比利时、以色列、南非等国的相关单位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初步形成了研、学、产相结合,科研、开发、生产、推广、服务一体化的现代化与产业化格局。荣获“全省农业科研与技术推广先进单位”、“山东省畜牧业科技先进单位”、“山东省文明单位”、“滨州市文明单位”、“滨州市人才工作先进单位”、“滨州市科技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地址:山东省滨州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黄河二路169号绿都生物工程高科技园
电话:(0543)3405371 3252560 3386422
传真Fax:(0543)3252652